西南政法大学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志愿服务是抓手”的工作理念,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取得良好育人成效。
一是营造良好氛围,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围绕推进志愿服务规范化、系统化、常态化的发展要求,西南政法大学把志愿服务考评纳入学生日常管理和人才培养体系中,在学生评优评先、研究生支教团成员选拔以及“西政好学生”评选中,把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并获得一定的志愿服务时长纳入评优评先的必要条件,在校内营造了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已成为西政学生的共识。2018年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新设公益学分,更是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二是发挥学科优势,打造志愿服务品牌。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将“常规志愿服务队伍”与“专项志愿服务队伍”相结合,形成了一批在学生中叫得响的志愿服务品牌。截至目前,共有18支校内专项志愿服务队伍,有30多个涉及公益创业、市民学校、助残支教、敬老爱老、赛会服务、绿色环保等多个领域不同类别的志愿服务项目长期稳定开展。法律诊所、研究生法律援助中心与重庆市23个社区建立固定合作联系,为社区居民解答法律疑惑,开展普法宣传。2017年,法律诊所操作案件163件,回复咨询案件319件,代理参加仲裁和诉讼案件25件,志愿服务社会贡献度逐步提高。
三是创新管理手段,提升志愿服务质量。出台《西南政法大学志愿服务管理办法》,推出志愿服务管理系统平台,平台集注册招募、项目发布、时长认证等为一体,是全校志愿者的信息大数据库,这也标志着学校志愿服务工作进入“无纸化”时代。师生可在网上自主注册志愿者,随时了解全校志愿活动发布情况,一键申请参与志愿活动以及一键查阅自己的志愿服务时长,极大地便利了师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提升了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